心隨明月,情系桑梓。作為擁有950多萬海外僑胞的僑務大市,泉州正持續發力,發揮在外僑商與港澳臺資源優勢,凝聚僑心僑智僑力,實施“聚僑引僑和泉商回歸”專項行動,逐步構建內引外聯、雙向奔赴、融合發展格局,確保僑商和在外泉商投資項目落地落實,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力。
在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人大代表、泉州市市長蔡戰勝接受華人頭條記者專訪,對泉州未來的僑務工作作出了解答。
內引外聯,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
蔡戰勝表示,多年來泉州積極促進海外大聯誼,讓“僑”和“鄉”實現深度融合。拓展海內外泉籍鄉親“雙向奔赴”渠道,成立泉州市海外聯誼會、世界泉州青年聯誼會,先后組織舉辦返鄉經貿考察座談會等聯誼招商活動;并赴馬來西亞、菲律賓等國家和港澳地區開展招商推介活動,持續開展“泉籍精英故鄉行”“海外僑商泉州行”“異地泉商返鄉行”等系列活動,推動海內外僑商泉商交流協作、融合發展、互利共贏。
同時,創新舉辦首屆“海絲”僑商投資貿易大會,推動30個國家和地區近千名泉籍僑親齊聚泉州,活動現場簽約71個項目、總投資1195億元;承辦第三屆中德科技論壇,深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;舉辦第四屆“同心杯”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,推動13個項目落地泉州;建成國潮泉州優品展示中心,落地32個海外展銷中心、海外倉;新建10個新僑創新創業基地,打造為僑商服務示范平臺。
蔡戰勝認為,泉州依托民生制造、網商貨源地優勢,發揮90%以上泉籍華僑分布在RCEP沿線形成的豐富人脈資源和商務渠道等優勢,拓寬交流對接通道,不斷加速泉企泉商國際化。泉州獲國家外匯局批準,成為全國第三、全省首個僑匯結匯便利化試點城市,并搭建“刺桐僑匯”服務平臺,為僑胞提供結匯便利化服務,促進華僑經濟資源回流。
文潤僑心,讓“桑梓深情”化為投資強動力
重鄉情、引回歸,發揮世界遺產城市歷史文化厚重優勢,講好海內外泉州人的泉州故事,打造海內外泉籍鄉親的精神家園,增進僑親參與家鄉經濟社會建設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
蔡戰勝指出,今年,泉州將加快推進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。該平臺是“一帶一路”核心區建設項目,是拓展新時代僑務工作的創新性舉措,也是全國第一個官方綜合性尋根服務平臺,已導入譜牒文獻、姓氏宗祠、海內外僑情、僑村標志性建筑等數據,數字化掃描重點僑村族譜8000多冊,幫助近百位僑胞找到家鄉親人,打造海內外泉籍鄉親的共同家園。同時,繼續加大舉辦“尋根之旅”夏(冬)令營活動的力度,邀請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外華裔青少年來泉參加活動,領悟閩南文化精髓,世遺泉州魅力,培育泉州僑界新生力量。
在華僑歷史文化保護方面,泉州正加大涉僑法律建設力度,推進《泉州市華僑歷史遺存保護條例》立法工作,以立法的形式加強僑鄉文化保護。開展《番客樓里的僑心》專題宣傳,發掘出眾多泉州“僑文化”故事,喚醒泉州與海外僑胞僑眷的美好歷史記憶,推動僑文化的廣泛傳播。
現階段,泉州正實施“留住根脈”華僑歷史文化傳承展示工程,全面啟動“刺桐僑厝”保護利用三年行動,更好地延續泉州僑厝、僑居、僑村傳統文化和歷史風貌,構建系統性、整體性華僑建筑保護體系,助推文旅經濟發展,打造一批華僑旅游路線,讓海內外僑胞留住記憶,記住鄉愁。
服務賦能,打造華僑溫暖之城
“用心用情‘僑’見新時代,歡迎海外鄉親回鄉投資興業,共享泉州改革開放的發展機遇。”蔡戰勝表示,目前泉州正通過成立民營經濟研究院,設立“泉州企業家日”,評選民企百強,完善“1+N”惠企政策體系,營造尊商、重商、親商、護商社會氛圍。
同時,發展壯大泉州市海聯會、世界泉州青年聯誼會等聯誼平臺,夯實僑務工作基礎。持續開展“暖僑”慰問工作,為海外僑胞帶來更多獲得感。
此外,在異地泉籍商會掛牌成立68個“泉商回歸辦公室”,創新搭建同心會客廳,實施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改造提升工程,加快建設“故土家園——海內外泉僑泉商聯絡總部”,為返鄉僑親聯絡聯誼、交流合作提供溫馨平臺。
1、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,不論原創或轉載,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,不做任何商業用途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
2、本網原創之作品,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,并請注明出處。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:0595-22128966 郵箱:admin@qzwhcy.com